理想与现实-之一

Edited with ProCCD XS3

理想很麻烦,
现实太肤浅,
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隔着一个朦胧的山川。

理想很灿烂,
现实却不堪,
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隔着十个踮起的脚尖。

理想愈丰满,
现实越骨干,
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隔着百个贪得又无厌。

理想在天边,
现实太平凡,
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隔着千个心有些不甘。

理想是天上的月亮,
照着地上的六便士,
我的理想与现实,
只隔着我的一念之间。

似乎理想与现实不可兼得,
但对理想的执着,
让我成长的更加勇敢。
回头看,
我所追求的理想,
正从我所不堪的现实中,
孕育出新的萌芽。
告诉我,
头顶着理想,脚踩着现实,
现在的现在,由自己承担。
未来的未来,由现在入殓。

而最后,
我或我的灵魂,
终将成为天上那一抹高贵的紫色,
游荡着,
不再坠落人间……

海德
2023/11/14

《生命如歌》

听着凤飞飞的追梦人,倒着时差睡不着,听着听着,听出了《生命如歌》

时光像一首歌,
歌声响起,击中了心里,单曲循环。
时光往复,日升又月落,亦是如此。

时光又不是一首歌,
歌曲可以倒带,选择从某一时刻,重新开始。
时光不能倒流,它像奔腾的大河,永不回头。

每一首歌曲,有它的主旋律,或是激昂,或是悠扬,或是快乐,或是悲伤。
每一段时光,也有它的诉说,或是喜悦,或是忧愁,或是欢聚,或是离殇。

而一段段时光,组成了生命的长河。
时光在长河中,鸣奏着一曲喜怒哀乐的交响乐……

海德@19年6月末

毛里求斯的山。

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养成一个短暂的习惯,每早在酒店的天台喝上一杯黑咖啡,吹着毛里求斯的风,看着对面的山,在想,所谓看山还是山,不太好理解。如果把山换成了人,就好理解的多了。见人还是人,不因高矮胖瘦品头论足,也不因黑白美丑而起贪厌之心,人就是那个“人”。再配合心理学所讲,如果说一个人身材高挑面白如玉,看得心花怒放,那么看到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大柱子也是身材高挑面白如玉,未必同样心花怒放。所以,心花怒放的到底是什么呢?一颗心面对大千世界自有如如不动,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可是我仍愿红尘加身,饮酒作乐……

瞬间当下状态的随想。

读完《曼德拉传》 - 自由与宽恕后,对于一个人的自由展开了联想。

我主观感觉自由是一刹那的对人的本体状态的描述,自由与其他所有的形容词都是等价的,并不会变得很神圣,比如自由与囹圄,快乐与痛苦等等,所有对状态的描述,都是转瞬即来,又随之而去的。

瞬间的状态其实就是一个当下,如果说每个瞬间的我都是同一个我,那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在整个由瞬间组成的连续的生命周期中,每个状态两种不同表现所产生的影响等于零,比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快乐产生了80的能量,那么痛苦也必定产生80的能量,自由与囹圄也同样。这似乎可以说明,生命从虚无中来,虚无中没有状态和能量,在所谓的活着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状态和能量,在最后的一瞬间,一切又归于虚无。

但是更多的时候,生命不是处于绝对的两端,而是处于一种浮动的中间状态,比如不自由和不囹圄,不快乐和不痛苦。自由是一种极致的状态,而在极致的状态前面加上否定词“不”,变成了不自由,就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中间状态。生活中,一般处在极致状态的时候少之又少,如果总是生活在大喜大悲之中,估计人的精神没有几个能承受的起这种跌宕起伏。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各种不稳定的中间,这应该就是构成了生命的无常的所在。好比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不是黑、白一下子出现,而是有晨曦、日出、上午、正午、下午、傍晚、黄昏、深夜、三更天等等一系列组成,可以说80%以上的状态都是处于“不白天”和“不黑夜”之间。

同样,瞬间的状态其实就是一个当下,如果说每个瞬间的我都是不同的我,即这一秒和下一秒的我,因为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年龄、毛发、细胞、血液、身高、体重、代谢、心情等等),而不是一个恒定的我了,那么这一刻的喜怒哀乐自由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下一个我,又是一个全新的我。

再回过头来看,刚才所说的瞬间的状态,代表着同一个我和不同的我两种对立的说法,如果再套用上面的思维,瞬间的状态多数处于“不那么相同”的我和“不那么不同”的我呢?这又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和结果呢?似乎只有一句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留下结论和猜测了……

难以察觉的助纣为虐。

通常,人们在辱骂着罪恶的时候,也恰恰是罪恶的制造者。

比如,谴责小偷的鸡鸣狗盗的人们,可曾想过,在小偷想获得帮助之时,是否给予了帮助?

又如,痛斥商家的以假乱真的时候,可曾想过,在商家乱真之前,咱们是否出于攀比或是虚荣而给了他们机会?

再如,责骂生意人虚晃打折、买的总没卖的精的同时,可曾想过,是否咱们贪便宜的心思,让生意人才有机可乘。

所以,当你再次心生对罪恶的责难之时,请思考自己是不是罪恶的一份子?然后,闭嘴吧。

雅丹魔鬼城。

千万年的风啊,吹过。
千万年的水啊,流过。

大自然的造化啊,赐予雅丹做了这无人区的主人。
它们高大、雄壮,千万年从不曾改变自己的模样,屹立于此。

风沙残酷的刻画着它们的面庞,再过千万年,它们也终将尘归尘,土归土,归于终极的虚无。

再过上万万年,它们或许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新的物种面前,迎接着新的客人。

七彩丹霞。

如流水般的七彩,在山间流淌,好似七仙女下凡,便舍不得离开,于是化作了山的七彩丹霞,日夜守候。从此,天上少了七位仙女,地上多了七彩丹霞。

这七彩丹霞,又像人的七情,这七彩之间的交叉,就成了人的六欲。
七情与六欲的纠缠,看上去是那么的绚烂夺目。可是它又如一座大山,压着人们无法翻身。

这七彩丹霞,还似……

《点燃一支烟》

点燃一支烟,
燃烧它的同时,也燃烧了自己。

有的人品尝到了雄劲或温柔,
有的人品尝到了清凉或炙热,
有的人品尝到了诗情或画意。

在失意人的手中,它是解药。
在创作人的手中,它是灵感。
在临死人的手中,它是留恋。

点燃一支烟,
你的感受,就是你的当下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