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敲门中的阴阳经。在伊朗,看到图中的门,可不要随随便便的敲门。那个“1”状的,是供男性敲门用的,敲的时候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另外“0”状的,是供女性敲门用的,发出“当当当”的声音。为什么要这么区分呢?因为,伊朗的女性在家不用带着头巾,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来访的客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然后可以考虑穿什么衣服,带不带头巾,做好准备去迎接客人。
再一想,1是奇数为阳,给男性用。0是偶数为阴,给女性用。没准伊斯兰也懂得阴阳之道?还是纯粹的巧合?
凌晨一点多参观完自由塔后,看门老大爷画了个简易的地图,告诉我这里可以做巴士到达伊玛目霍梅尼机场,我是真心的看不懂,然后就心理默默的记住老大爷重复N多遍的“AZADI 趴丝卡”,打算逢人便问。
谁想出了自由塔,遇到一个货车司机,主动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他英文不行我英文也烂,先说:“Where is AZADI 趴丝卡?”不明,然后放弃,直接说我想做巴士去伊玛目霍梅尼机场,这大凌晨的坐巴士我当时脑子是怎么想的?翻出伊玛目霍梅尼机场的伊朗文给他看,然后他貌似明白了,说了一串Chinese,Friend,Home,接着招手让我上车。我愕然,我直到现在也没有理解他说的意思,我当时理解的是有中国的朋友在他家,带我去找他们。然后就贼大胆的上车了。
在异国他乡的凌晨时分,一个当地年轻人拍拍他的摩托后座,你敢坐上去吗?我坐上去了。
送走了好心司机的一家人,我需要一个信封,把送给伊斯法罕小伙伴的礼物包起来。酒店前台指给我斜对面的一个商店,催吐我快去,马上要关门了。当我到了门口时,已经晚了,卷帘门完全放下,店主走远。这时路边几个骑摩托的小伙子其中一个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想买一个信封,他二话不说,拍了拍后座,我没有问"Where are you going?"就随他而去。
小伙子很执着,在第一个超市没有信封的情况下,又开摩托带我去了第二个,还是没有。接着骑过路的转角,我们来到了一家文具店,老板问了我,给我拿了一个信封,我问多少钱,他说送给我,怎么友善这么多?我本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小伙子却契而不舍,在我得到信封后又把我送回酒店。
用信封包好后,热心的酒店前台帮我把礼物留在了前台。在我离开伊朗之际,伊斯法罕小伙伴去酒店前台顺利的取到了礼物。在和文具店老板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做生意的伊朗人有一部分都去过中国,其中以温州,广州等地居多,其次是北京,上海。
夜晚,和小伙伴漫步在伊斯法罕的街道,漫步着不知道回去的方向。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好心的司机停下来问我们要去哪里,拿出酒店的名片给他,顿时明了。
在回酒店的路上,一直琢磨着司机要不要我们钱,因为前两天刚遇到私家司机载我们回酒店,要了10万里亚尔。司机说伊朗和中国是好朋友,助人为乐不要钱。提到了中国,伊朗人大多会提到Bruce Lee,这个司机也不例外,还双手脱离方向盘,打起了拳,让我这个习武之人倍感欣慰!最后我下车前,送给了司机由中国带来的小礼物,互相道别,司机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因为时间太晚所以礼貌的拒绝了。
本以为一段奇遇就此结束。谁想到,司机回家,又带着老婆孩子来到酒店,只为了邀请我们去做客。当时,我的价值观真的不知所以,在酒店大堂等了我们将近半个小时,因为第一个服务生去房间告诉我司机找我来了,他只会波斯文所以没有听懂,直到后来会英文的服务生来敲门,才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儿。下楼见到一家人的一刹那,在我的价值观里真是感动的稀里糊涂。
最终,去他家做客未能成行,遗憾总是美好的,我虽然说过,要再去老挝,再去柬埔寨等地。但从没有像伊朗这样,如此肯定的,我一定会再去。
伊朗的卡尚的奥比扬奈村(Abyaneh),在村民老爷爷家做客。老爷爷一个人但是很快乐。给我们介绍了有着上百年岁数儿的大门。打开门,只需要从墙外的洞,插入手中的“钥匙”,再一转,侧面的洞销子缩回去,门就开啦。
还给我们准备了丰富的零食,水果和糖。神奇的黄色姜片糖不仅可以御寒,而且也是伊朗茶的好伴侣,茶本微苦,但含一片儿姜糖在舌尖,细细的饮一口茶,顺着舌尖下肚,就没那么苦了。比较讲技巧的是茶顺口而下,糖仍在舌尖。若茶太烫,伊朗人民不吹茶,而是把茶由杯子里,倒在盘子上,用盘子来喝,温度立马下来了。
寒冬,老人家的屋子里有自己烧的暖气.入夏,直接就睡在了露天的大炕。快乐的老爷爷,带给了我这次伊朗唯一一次当地人家里做客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