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放下分别心,还是包容。过于追求形式,宗教就只是一种仪式和庆典了。其实我想各种宗教都是不那么具体的一种“神识”的不同实例,包括无宗教也是一种宗教。
真正的教徒,应该不会纠结于谁是真正的穆斯林诸如此类,放下分别心,心怀包容,各个宗教都能到达彼岸,又哪里来的真的假的,你的我的呢。
我极端的想,若说万物都有生命成立,那么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作恶,当你双脚踩在这个大地上,就是踩在生命之上。只是作恶的理由对还是错。包括基督,穆斯林,佛陀,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对与错的划分。比如佛教的不杀生,是只不杀动物,不包括植物。比如清真不吃猪肉,那是把猪与其他的动物进行了神与非神的划分。
1. 苦与乐,如果没有苦,就会被乐压垮。手心是乐,手背是苦,手还是那只手,本质没有分别。
2. 善与恶,整个宇宙正朝着某种终极复杂的状态在移动,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开始了,物理学家称之为复杂倾向。而凡事推动这移动、有助于这移动的都是善,凡是妨碍这移动的都是恶。不管是哪种行为、意图或结果,要了解这事,首先必须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每个人都做那事会如何?二是那到底会协助还是妨碍朝向复杂的运动?如果每个人都杀人,我们显然会在相互残杀中死光。如果每个人都偷别人的东西,我们会陷入病态多疑。如果每个人都爱,爱自己以外的人,这种博爱使我们更快接近上帝。爱是善,友情,忠贞,自由,诚实都是善。偷窃,说谎,杀人都是恶。即使为了自卫而杀人,也是为了对的理由,做了恶事。
3. 生命,这世上有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你的宇宙论从没有告诉我生命和意识来自何处。如果是同一个东西创造了石头和人,那为何石头没有生命,而人有生命?生命来自何处?宇宙中每个原子都有生命的特色,原子聚合的方式越复杂,生命特色的表现也越复杂。石头是非常简单的原子组合,因而石头里的生命简单到我们无法看见。人是非常复杂的原子组合,因而人的生命清楚可见。但生命是存在的,存在于万物之中,甚至石头之中,甚至在我们看不见生命之时。
《项塔兰》上册
即使镣铐加身,一身血污,孤立无助,我仍然是自由之身,我可以决定要痛恨拷打我的人,还是原谅他们。P3
上帝不可能存在,那就是证明它存在的第一个证据。
因为某物不存在,所以某物存在。
凡可能存在的东西都不存在。P206
神智正常的人,只是比神智不正常的人更善于说谎。我们相信谎言,因为这样比较省事。这也是我们保持神智正常的办法。P207
快乐的负担只能靠苦的慰借来减轻。没有苦,快乐会把我们压扁。P313
苦是对爱的考验。P314
关于苦,有两点我们必须是谨记在的,而且那两点和愉快及疼痛有关。第一点:疼痛和苦相关,但两者不同。感受到疼痛时,不一定觉得苦,不觉得疼痛时,仍可能觉得苦。我想之间的差异,在于人从疼痛所学到的东西,例如被火烧伤而知道火很危险,向来是个人的,只为自己的,但从苦所学到的东西,却能将众人合为一体。如果疼痛不让人觉得苦,那么人永远无法了解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不觉苦的疼痛,就像未经搏斗得来的胜利。从那种疼痛,人不可能了解是什么让自己更坚强或更好或更接近真主。
第二点:苦与乐完全一样,但彼此相反。两者互为对方的镜像,没有对方,自己就没有真正的意义或存在可言。P315
《项塔兰》下册
整个宇宙正朝着某种终极复杂的状态在移动,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开始了,物理学家称之为复杂倾向。而凡事推动这移动、有助于这移动的都是善,凡是妨碍这移动的都是恶。
不管是哪种行为、意图或结果,要了解这事,首先必须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每个人都做那事会如何?二是那到底会协助还是妨碍朝向复杂的运动?
如果每个人都杀人,我们显然会在相互残杀中死光。如果每个人都偷别人的东西,我们会陷入病态多疑。
如果每个人都爱,爱自己以外的人,这种博爱使我们更快接近上帝。爱是善,友情,忠贞,自由,诚实都是善。偷窃,说谎,杀人都是恶。即使为了自卫而杀人,也是为了对的理由,做了恶事。P119-122
人如果瞧不起自己赚钱的方式,赚来的钱就没有价值。人如果无法用钱改善自己家人和心爱之人的生活,钱就没有意义。P182
刚开始,我们真正爱着某人时,最大的恐惧是心爱的人不在爱我们。其实我们应该害怕与恐惧的是即使他们已经死去,我们仍无法停止爱他们。P201
这世上有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你的宇宙论从没有告诉我生命和意识来自何处。如果是同一个东西创造了石头和人,那为何石头没有生命,而人有生命?生命来自何处?
宇宙中每个原子都有生命的特色,原子聚合的方式越复杂,生命特色的表现也越复杂。石头是非常简单的原子组合,因而石头里的生命简单到我们无法看见。人是非常复杂的原子组合,因而人的生命清楚可见。但生命是存在的,存在于万物之中,甚至石头之中,甚至在我们看不见生命之时。P283-283
从纪伯伦的「先知」中孩子的章节,我读到的却是生命的平等。每个人都是对生命有所渴望的儿女。
===摘抄部分原文===
你们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
他们本是对生命有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凭借你来到世上却并非源自于你。
尽管他们会陪伴着你们,但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能把思想强加给他们。
因为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能让他们安身立命,却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置。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从头至尾,感觉这是一本更适合女孩子看的书。
或许这本书的描写方式不太适合我的阅读吧。不知收到赠书的小伙伴儿们阅后是何感觉? 在最后的后记,有几句话产生了共鸣。
我不能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不能过一成不变的生活。P248
你日渐平庸,甘于平庸,将继续平庸。P250
年少时,可以革命,成年后,只能改良。因此,我最终选择回到书房拧开台灯,用写作作出口,找回自我。P250
我们在人生历程中所作出的重大举措和迈出的主要步伐,与其说是遵循我们对于何为对错的清楚认知,不如说是遵循某种内在的冲动—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本能,它源于我们本质的最深处。P250
困思则变,在普世价值观之上,任从冲动而生活,即是我的原则。P251
《带你上路,陪我回家》 这本书,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不是路上的所见所闻,而是一次次的心里变化,以及长旅归来,适应生活的心路历程。出门的路其实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回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家,离自己最近又最远的那个地方。 但旅行一定不是“回家”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