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机需有Beer陪伴,回墨西哥城继续逛。墨西哥的啤酒太多了,一次喝不完,还得再来喝一次。
Bohemia。
喝酒收集个酒瓶子盖儿也是个乐儿,我谷歌翻译给餐厅服务员儿看,结果又给我上了瓶儿啤酒,我指着盖子说only this,总算是明白了,把酒瓶子盖儿给我找来之后,呆住了,绝对干净的瓶盖儿,连个商标都没,已知的最奇葩的酒瓶子盖儿。
初品Tequila。
到了龙舌兰酒博物馆的第三层,试喝Tequila和Mezcal,刚开始胡来胡有理,喝一小口龙舌兰,舔一口盐,再嚼一口柠檬。
紧接着,好戏来了,点了一杯50度的左轮手枪龙舌兰,酒保给自己倒了杯水,手把手教我怎么喝,我照葫芦画瓢的,先往柠檬上撒盐,然后用牙咬下柠檬肉,挤出柠檬汁,在嘴里转三圈儿咽下去,再张开嘴,用鼻子深呼吸,那叫一个神清气爽,紧接着一口龙舌兰嘴里转三圈儿,再鼻子深吸一口气,那烈酒的感觉直冲脑门儿,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把自己灌晕了。
本来喝完试品的龙舌兰晒晒太阳挺舒服,结果又喝完一杯50度的龙舌兰,最后双目紧闭快睡了,缓了小半个钟头,算是没把人丢到墨西哥。
龙舌兰的魅力在于,她把你灌醉,你又舍不得离她而去,你还需要下一口柠檬,下一口烈酒,让你获得暂时的清醒,然后,就在她的温柔乡中,蠢蠢欲睡。
爱,生活。
爱是颜色一样,步伐一样,各种一样的互相侵犯。生活,是方向一样的游而不离。
幻想与现实。
有的人谈梦想,有的人过生活。
他们互相不理解,天天的柴米油盐与不着边际都是对方眼中的异类。
终有一天,梦想家也会为现实奔波。
终有一世,生活者也会成为梦想家。
迭香乌普曼。
迭香乌普曼。养了一年的茄子,入口留香,回味无穷。
恩怨,人心作祟。
人,在恼怒的时候,理智是被自我占据的。
哪怕,恼怒的对象,有恩于他。在此刻,也化为乌有。
等到清醒时,又悔之晚矣。
《天才捕手》
《天才捕手》这部片子,看的过程很沉闷,但是看后很耐琢磨,剧中矛盾体现尤为突出。
麦克斯的慧眼发现了托马斯,成就了托马斯。剧中频繁出现麦克斯不断的药删减托马斯作品的文字,去除浮夸保留核心,麦克斯说要把最好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而托马斯的拼命保留文字,或许是可以体现出托马斯的文字。
在删减与保留这个矛盾之上,体现的是为了现实低头。当麦克斯说要把托马斯第一本书《天使望故乡》的文字删减时,托马斯并没有更多的犹豫,欣然同意。毕竟,这是第一家出版社,同意为他出书。
当两个男人合力推出第二本书《时间与河流》时,两人矛盾更加明显与戏剧。麦克斯要删,托马斯要留,并且历时两年之久。戏剧的是,托马斯说,感谢麦克斯帮助他。而麦克斯却说,担心自己的修改,毁了托马斯的作品。这个矛盾的体现特别现实,麦克斯身为编辑,深知读者对文字的喜恶,从而帮助托马斯写出了“麦克斯式的托马斯作品”。他们互相矛盾着,又自我矛盾着,但是畅销的作品,就在矛盾中诞生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现在所谓各种抨击中国式教育的段子,填鸭、应试、逼着孩子上兴趣班等,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与乐趣。换个角度来看,或许不能一味的责备教育者,教育者与家长是不是也在自我矛盾着,而孩子也在自我矛盾着?二者就在矛盾中,长大与老去。
第二个矛盾,是托马斯的妻子艾琳,从丈夫不得志时的支持,成功的喜悦,到后来懊恼托马斯把百分百的经历放在了工作上,劝说托马斯回家未果,吞药胁迫托马斯回家也未成功,于是对“始作俑者”麦克斯掏出了手枪。
这或许反映出了事业与生活的矛盾。现在大都市的华灯初上,不再是一盏盏照亮归人的路灯,而是浮华的写字楼里陪伴着不归人的办公灯。激情与鸡血,梦想与幻想充斥着整个办公室,让人们饶有兴趣地加班。似乎以公为家,才能体现对企业的忠诚。
而剧中的托马斯,也是找到了自己新的“家”,自己事业上的家,梦想渴求的成功的家。从而渐渐忽略了生活中的伴侣,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新世纪的“精神出轨”呢?
剧中的第三个矛盾,体现在成功之后的托马斯,在麦克斯的家宴上傲慢无理地羞辱菲茨杰拉德再也没有灵感写出好的作品,甚至与有恩于他的麦克斯翻脸。这或许说明了在愤怒面前,人这种动物会丧失理智,对让他成功的恩人咆哮、翻脸,一丝的愤怒足以毁灭万千的恩情。当托马斯冷静下来,悔悟之后,却再也没有机会,亲自说一句抱歉。
《一条狗的使命》
贝利这条狗,四次轮回,体验了四种不同的生活,这四种生活,恰恰是人生的四个阶段。童年:和伊森的无忧无虑。青年:和警察的努力工作。壮年:和黑人姑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以及最后又和伊森在一起,经历了伊森不惑之年后的透彻。
最后,伊森用小时候的动作,和贝利玩耍,可能也预示着人在慢慢长大之后,会由无忧无虑的简单,发展成随波逐流的复杂,再到最后看明白了一些东西,回归到了简单。
戒定慧。
戒:
戒杀生,戒不与取,戒欲邪行,戒虚妄语,戒放逸。
定:
四色界禅: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慧:
苦圣谛、集圣谛、观智、道智。
人生八苦,因慧不足。果慧不足,因定力不足。果定力不足,因戒行不足。果戒行不足,因知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