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帕特加斯,限量版C3。入口微辣,继而铿锵有力。
《周易》
提及《周易》,初识无不认为其用于占卜、算命。实则其为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正因如此,也恰好可用于占算而已。
通读《周易》、《易传》及麻衣道者的《正易心法》注,唯觉麻衣道者看得最为透彻,其跳出彖、象、系辞等,讲解了八八六十四卦何来何去,并且批评了单纯玩味系辞等行为,视为肤浅。确实如此,卦本自有卦象,辞乃后人对卦象之释意,执着于卦辞,就疏忽了宇宙间本来的规律,颇有舍本逐末之嫌。
辞不可限制对本来规律探究的同时,又可对现世修行提供指导。卦辞大多围绕着两点而谈,“德”与“顺应”。再结合《道德经》来看,“德”可以呼应“上德不德,是以无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有德。”从最上层空间的无德层层败坏,到有德,到失德守仁,失仁守义,失义守礼,失礼守智,到现在社会的“仁义礼智信”皆失,唯只讲“诚信社会,诚实做人。”本应合乎规律的信,现今成为了需要苦苦追寻又拍手称赞的,再堕落下去,终将万劫不复。
提及了“信”,不得不说《道德箴言录》中的一句话,“我们按照我们的希望许以诺言,我们根据我们的畏惧信守诺言。”仅此一句,就透过了现如今“信”的表象,赤裸裸的揭露了现世的自私的本质。
回到“易”中,自觉依据六十四卦的卦象乃至六爻变动产生的变化,跳出“易”之外,而观其全“易”,方可“顺应”规律,乃至“无德”。
罗朱出鞘现长丘。
呼吸间的茄意。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宋朝后的统治者提供了“以史为鉴,知治之道”的一种学习。即便书中写出了国兴于为民、勤俭、廉洁,灭于自大、奢靡、暴政。但古往今来,无不是一朝朝的轮回。友人说此因是虽有前车之鉴,但历朝历代的世袭,忽略了一国之君是否有治国的能力,此时再以史为鉴也是徒劳。或许,从古至今至后万万年,国家和政党的命运都如生、住、破一样,必然发生,统治者的德行,也只能影响着过程的长短。
相较于国家这个太遥远的概念来讲,此类书倒不失为个人德行学习的好书,书中的忠奸善恶,因果报应,处世之道均现其妙。
再看一些古语今用,“明哲保身”本是看明了事情的发展,从而可以保全的大智慧。现今却组成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懦弱,贬义多于了褒义。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三本书一口气读完。比起贝尔惊险的种种,更在意书中一些探险之外的故事。比如并非一个女士优先,一个轻声慢言就算是绅士,这充其量只是彬彬有礼而已,绅士或许是根植于心的一种态度。又如仁爱,付出,最后再大风大浪的探险,终归是要回家的。贝尔的荒野求生可以当作故事来看,人生的道路或平淡,或刺激,或其他,但仁,善,勇,谦等,则是道路上孜孜追求,并不断完善的。
《我有一壶酒》
吾有一壶酒,足以慰红尘。
吾又一壶酒,复以会佳人。
吾悠一壶酒,借以定江山。
吾犹一壶酒,醉以梦浮沉。
茄客:“一呼一吸间,一动一静界。”
《自私》
《自私》,极烂的一本书。从头至尾都在围绕着一个假定的观点表达:“每个人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去表达、去行动。即使有了利他的行为,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利己。”这个观点说得非常中肯,自私乃至尔虞我诈确实控制大多数人的思维。此书之烂点在于,作者犹如IS一般,在肯定自己观点的同时,全盘否定别人的观点。这与IS的宗教极端排他性无甚分别。例如,作者引评了《秘密》一书是厚颜无耻更上一层楼,殊不知《秘密》仅是讲解了宇宙的吸引力法则。书中也确实说出了一些的利己内幕,例如生产商故意减少生产品寿命,来提高其销量。作者宣扬自己的立场无可厚非,借由抨击来树立自己实不可取。谁又能保证,作者在写这本书的同时,有没有也是同样遵守着他所说的利己的游戏规则呢?总之,书可以看,书中的观点还要自己判断。
茄客:“忙碌有时,闲暇亦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