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 费劲的读完了。书中算是把伏羲八卦,文王八卦,以及河图洛书,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纳甲,系辞,文言,卦序等等,以南怀谨的感悟,串讲了一遍。顺便又说了说京房易等旁支。
感觉书中除了知识,讲的比较重要的一点还是,参考而非执著于卦辞,毕竟最开始只有符号,没有文字。学易要信,要疑,还要证。
《易经杂说》 费劲的读完了。书中算是把伏羲八卦,文王八卦,以及河图洛书,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纳甲,系辞,文言,卦序等等,以南怀谨的感悟,串讲了一遍。顺便又说了说京房易等旁支。
感觉书中除了知识,讲的比较重要的一点还是,参考而非执著于卦辞,毕竟最开始只有符号,没有文字。学易要信,要疑,还要证。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惨剧,卢旺达的胡图族和图西族的矛盾冲突造成了100天100万具尸体的涂炭。男主人公保罗及他的卢旺达饭店,像是坟场般卢旺达中的诺亚方舟,到了饭店里,有联合国来进行保护,所以这里住满了记者、外籍人士、胡图族及图西族难民。保罗不断的与比利时航空、联合国、胡图族民兵、反叛军各方势力周旋,保全了100余人安全转移。
剧中有一段对白是,保罗对外籍记者说:“拍下了胡图族血淋淋的屠杀图西族场面给世界看,我作为胡图族并不介意,也好让世界了解卢旺达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好来救援水深火热的人民。”然而记者回答:“有什么用呢,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会说,太残忍了,太不可思议了,然后继续他们的晚餐。”
《斯坦福监狱实验》一位教授组织18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的大学生,被分成两批模拟成狱警和罪犯,进行人类行为的研究实验。实验过程的进展却几近失控。狱警暴力,罪犯越狱。教授从实验的控制者变成了实验的自变量,看着狱警与罪犯冲突已经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还是选择静观其变,陷入其追逐实验的结果而无法自拔。
压抑,暴力,自私,软弱,控制,奴性,是这部电影的关键词。
居酒屋。这家算是费了心思找到的,在人形町地区转了一个小时,各种透过窗户、趴在门上观察,选了这家。在一个开不进车来,两个行人都要错身儿的一个小胡同里,直觉感觉这家错不了。
进门落座之时晚上六点刚过,只有我和穿灰毛衣的两位。直到六点半后,陆续的开始上人,八点半的时候已经满员。老板娘只会日语,菜单日文我也看的发蒙,于是就指着旁边灰毛衣大叔的一盘豆子说我要这个,大叔拿过来让我尝尝,意思是好吃再点,可见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清酒、刺身,也都是我指着别人的说这个那个点的,别有趣味。
陆陆续续的,西装革履的日本人下班了,都相聚到各个居酒屋,畅饮开怀。
居酒屋绝非酒吧,这里没有搓花儿打蜜傍款套现,只有一帮男人。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一堆男人下了班不回去,十几个人关在一间KTV,唱着青春随风远去的回忆,说这年头还有什么让我们动心……”居酒屋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上了年纪,喝点儿就话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街边乱入横滨家系面馆,肉虽少,但总算感觉面是手工拉的,不是机器的了。之前友人说一阑和一风堂的汤是冲的,今天尝过浓浓的汤也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口感完全不同。打个比方,在冬季的日本,吃完面,喝完汤,一抹嘴出门不用润唇膏的汤,才算是合格的汤。肉少可以加,这面和汤要是不成,那真没救儿了。横滨家系或许不是最好的面,但要强过一阑和一风堂。
《萨迦格言》从形式上与纪伯伦的《先知》、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还有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录》类似,以警句的方式劝世。读得多了,未免有些乏味,大多是换汤不换药。即便如此,读到一些句子,仍会振聋发聩。原因有二:其一,知道了不知道的;其二,已知道的再次敲击。细说其二,终究是以前仅仅是知道,就放在了一边,并未行之,此时才会再次受到敲击。终究还是要知行合一,才不妄读书一场。再谈“知行合一”也有了新的解释:知是行的体,行是知的用,知行互为阴阳且无次序,缺一不可,阴阳合阖即可合一。而“一”也不再是数量上的“二”简单的合成为“一”,这个“一”更接近于道生一中的那个“一”,也就是更接近于道。也就有了知道,做到,得到,乃至于得道。
《易经中的生命密码》,以易经为始说阴阳,继而配合五行讲风水,配合五脏讲健康,配合五运讲运程,配合五藏讲长生。又根据道家讲得道,依照佛家讲明心见性。从术到法到道,均有所浅涉,做为全面的入门书还是不错的,各方面都有了概念。看过烧脑的悬疑的书和电影,和易经比起来都不算什么。越来越觉得,最烧脑的不是逻辑,而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