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捕手》这部片子,看的过程很沉闷,但是看后很耐琢磨,剧中矛盾体现尤为突出。
麦克斯的慧眼发现了托马斯,成就了托马斯。剧中频繁出现麦克斯不断的药删减托马斯作品的文字,去除浮夸保留核心,麦克斯说要把最好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而托马斯的拼命保留文字,或许是可以体现出托马斯的文字。
在删减与保留这个矛盾之上,体现的是为了现实低头。当麦克斯说要把托马斯第一本书《天使望故乡》的文字删减时,托马斯并没有更多的犹豫,欣然同意。毕竟,这是第一家出版社,同意为他出书。
当两个男人合力推出第二本书《时间与河流》时,两人矛盾更加明显与戏剧。麦克斯要删,托马斯要留,并且历时两年之久。戏剧的是,托马斯说,感谢麦克斯帮助他。而麦克斯却说,担心自己的修改,毁了托马斯的作品。这个矛盾的体现特别现实,麦克斯身为编辑,深知读者对文字的喜恶,从而帮助托马斯写出了“麦克斯式的托马斯作品”。他们互相矛盾着,又自我矛盾着,但是畅销的作品,就在矛盾中诞生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现在所谓各种抨击中国式教育的段子,填鸭、应试、逼着孩子上兴趣班等,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与乐趣。换个角度来看,或许不能一味的责备教育者,教育者与家长是不是也在自我矛盾着,而孩子也在自我矛盾着?二者就在矛盾中,长大与老去。
第二个矛盾,是托马斯的妻子艾琳,从丈夫不得志时的支持,成功的喜悦,到后来懊恼托马斯把百分百的经历放在了工作上,劝说托马斯回家未果,吞药胁迫托马斯回家也未成功,于是对“始作俑者”麦克斯掏出了手枪。
这或许反映出了事业与生活的矛盾。现在大都市的华灯初上,不再是一盏盏照亮归人的路灯,而是浮华的写字楼里陪伴着不归人的办公灯。激情与鸡血,梦想与幻想充斥着整个办公室,让人们饶有兴趣地加班。似乎以公为家,才能体现对企业的忠诚。
而剧中的托马斯,也是找到了自己新的“家”,自己事业上的家,梦想渴求的成功的家。从而渐渐忽略了生活中的伴侣,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新世纪的“精神出轨”呢?
剧中的第三个矛盾,体现在成功之后的托马斯,在麦克斯的家宴上傲慢无理地羞辱菲茨杰拉德再也没有灵感写出好的作品,甚至与有恩于他的麦克斯翻脸。这或许说明了在愤怒面前,人这种动物会丧失理智,对让他成功的恩人咆哮、翻脸,一丝的愤怒足以毁灭万千的恩情。当托马斯冷静下来,悔悟之后,却再也没有机会,亲自说一句抱歉。